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贸易动态  > 正文

【世界热闻】新书首发签名本丨年度宋史新作,书信里的《千面宋人》

日期:2023-02-27 19:44:36 来源:广西师大出版社

▲  


(资料图片)

〔明〕佚名《范仲淹像轴》

提到北宋的范仲淹,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他流传下来的名篇诗句,比如《岳阳楼记》;还是史书中对他的描述,那个年过半百奔赴战场、披荆斩棘推进庆历新政的形象?

但你有没有想过,除了史书的这些记载,如果能够亲自看到范仲淹亲笔留下的书信手迹,你会不会觉得和这些历史人物拉进了一些距离?

如今还流传在世上的几卷范仲淹书信手迹,仔细端详,你会发现他在起首的时候,都会把自己的名字“仲淹”二字写得极小。

▲  

〔宋〕范仲淹《远行帖》

在信的正文里,他的字间距比较平均,字体宽博却又有点收敛,结尾的称呼非常周全。

所以有人说,看到范仲淹的字就会想象出一位个头比较高大,行步中正,满脸诚实的人。

人们总说见字如面、见信如晤,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2023年重磅宋史新作《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就是这样一部从书信的角度切入的历史普及读物,不仅故事精彩,文笔还格外有趣、好读!

这不是史书里被后人记载的历史,而是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60余位名士亲笔写下的历史。书中120余封传世书信,给了我们一次与宋人隔空相见的机会。

比如范仲淹的《边事帖》黄庭坚的《雪寒帖》米芾的《武帝书帖》,还有司马光的《天圣帖》赵构的《付岳飞书》欧阳修的《端明帖》等。

▲  

苏轼、黄庭坚、欧阳修、司马光、蔡襄 书信局部

书中提到的这些书信,现在大多静静地躺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以往,市面上较少有从书信的角度去讲述宋史的读物。但书信的私密特性,往往更能反映出书写者真实的一面。

在《千面宋人》的作者仇春霞看来,“要窥探一个人的秘密,私信无疑是个好东西;要了解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利害,私信更是个好东西。”

仇春霞一直专注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研究与传播,在她看来,博物馆里的书信是孤立的历史碎片,比起枯燥的论证过程,她更想将碎片的历史以可爱的方式讲给大家听。

于是,她像福尔摩斯一样“侦查”了四年,从宋人情绪饱满的笔迹里,尝试“破译”其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以及蕴藏在他们身上独特的个性。

终于,那些与一封封书信有关的证据链被一条一条地建立起来,一部《千面宋人》就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了。今天,这本书正式在全网上市了,立即下单购买预售版《千面宋人》,就可以拥有限量首发作者亲签本或独家文创赠品

翻开这本书,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充满了共情。

其中所讲述的人物,既有帝王将相,也有忠臣贼子、贩夫走卒,作者用与书中人物同悲喜、共进退的笔调,将他们的故事娓娓道来:

有人家世富贵,却一生坎坷;

有人出身贫贱,却出将入相;

有人身负奇才,却不得重用;

有人平庸无奇,却富贵终老。

仇春霞说,写书就是写自己,读史就是照自己。

她在书中的自序里有这样一句话:“翻开这本书,看到的是‘千面宋人’,照见的是千疮百孔的自己。”那些起起伏伏的人生故事,极易让人为之动容。

▲  

〔宋〕苏轼《归安丘园帖》

挑其中的一个故事来讲吧。

《千面宋人》中收录了一幅苏轼的名帖《归安丘园帖》。

我们知道苏轼的人生轨迹也是跌宕起伏。他有时清醒,有时糊涂,经常是积极认错、死不悔改,这个很难被塑型的文曲星在凡间也是吃尽了苦头。

北宋中期政治家、改革家章惇曾经是苏轼最亲密的友人,最后却成了主导苏轼晚年凄惨命运的敌人,而书里所收录的这封《归安丘园帖》正是苏轼写给章惇的,这封信正是两人从挚友变为敌人的转折帖。

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奇这封信究竟写了什么?

再说回范仲淹吧。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50岁时,响应朝廷征调,顶着一头白发从贬谪地奔赴延安抗击西夏侵略者,几年后回到朝廷推行庆历新政,62岁时病死于被外放地颍州(今安徽阜阳)。

范仲淹传世三封信札都写于50岁以后,一封写于延安战区,两封写于庆历新政失败后,三封书信看似是三个孤立的碎片。

▲  

〔宋〕范仲淹《师鲁帖》

而在《千面宋人》中,作者通过《范仲淹在战场的那些年》和《逢君莫说当年事》两篇文章,向读者展示了这三个碎片在历史连续剧中的卡点,也展示了一位杰出士大夫朴素的爱人之心,这与他对黑暗现象疾风暴雨式的激愤形成鲜明对比。

在作者看来,也许正是这火与冰的交融,范仲淹才不会在贬谪与打击中沉沦,反而在暮年站在了历史舞台的正中央,并永远为后人所铭记。

《千面宋人》里还提到,宋代轻视武将,所以可以传颂的武将非常少,这不是因为武将少,而是他们没有被书写。

宋代的和平年代极少,绝大多数时候是战事不宁,涌现了很多杰出的武将,可惜没有人为他们树碑立传,我们只能从零星历史碎片中得知他们一鳞半爪的消息。

在书中的《“游击战”名将》《名将落魄之后》《岳飞的最后一个春天》《一个拯救了南宋的小文官》这些篇章中,读者能也读到一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往事。

这本由一封封书信所铺陈开来的宋人命运浮沉录,想必光看目录就能勾起你的兴趣:

岳飞的最后一个春天

苏轼为何送一担酒作为丧礼

蔡襄是如何应酬皇亲的?

死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  

〔宋〕马远《西园雅集图》局部

书中讲述的不止是人生百态,还有其背后的历史风云、文坛轶事、社会风俗:

山药如何从山野间走上了文人士大夫的餐桌,再走入寻常百姓家?

知名的建茶是如何从默默无闻升级为贡品,成为宋朝皇室最爱的?

蔡襄见到喜欢的墨是如何“骗”和“抢”的?

隐居山野的林逋是如何凭自己的诗歌混入顶级官场的?

▲  

〔宋〕米芾《箧中帖》

在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书信传统的今天,这本书可谓是昔日文坛巨擘所给我们留下的书信礼仪范本,也是一座可以随身携带的宋人信札博物馆。

甚至还是一份极好的文言翻译教材、书法学习教材。

翻开书中的这一封封信件,顿首、再拜、起居万福、寒暄不常……这些礼仪用语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了宋人传统书仪之美。

对于一部历史读物而言,往往牵涉大量的历史人物、事件和时间,常常会把人弄得云里雾里。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读懂这本书,作者和编辑花费了大量功夫,整理出了长达半米的“人物历史信息及信札索引表”和“全书人物关系图”附在书中。

读者既可以随时查阅书中收录信件的书写年份,以及对应年份的历史事件,还可以厘清书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烧脑却实用。

整本书的装饰设计、用纸印制也都极为讲究。

护封选用《松阴策杖图》等局部,开窗设计,一览宋人画意,并采用5色印制,书名哑光烫黑,配以内敛宋体,沉稳雅致。

内文四色全彩印刷,编辑和设计师多次下厂盯印,严苛校色,高品质还原百余幅宋人手迹质感。

全书精致锁线,如竹帘微卷,平摊阅读,传递书信中的温情。

当你读完书中的这些故事,你会更能理解作者在全书开篇写下的这句话:

“宋人的命运千人千面,没有人能如愿以偿地善始善终。可是,终究还是有人在命运的滚滚洪流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不仅免于沉沦暗流,还有机会看到满天的星斗。”

回过头来重新盯看着书中的那一幅幅书信手迹,好像可以与那些历史人物隔空相见。因为这些流传下来的字迹,不是史书里被别人记叙的历史,而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历史。

从今天开始,这本书已经开启了全网预售,不要犹豫,现在就可以买起来了!

为什么强烈推荐大家在预售期间购买,因为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批限量福利,真是的“手快有,手慢无”。

喜欢签名本的朋友们,可以移步京东,购买京东专享作者亲签版。要知道,这可是1版1印的签名本,而且还是作者亲签版,你懂的。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同时具有学术性、史料性和故事性的专著。本书经过历史性的钩沉与论述,成为记叙历史的另一种式样和格式,或者说一种体例。通过信札寻绎其所记内容的前因后果与背景,在条分缕析中展现主人翁的事迹和生平,之后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来,论述清晰,简明扼要,言之有物。

——曾来德(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

仇春霞博士用最经济的笔墨为读者展现了现存数百封宋人书信中的人生百态,及其背后的历史风云、文坛轶事;同时,也让我们随着书中经常变换的视角时时读到她的个人评价与感触。

——刘墨(文化学者、艺术家)

《千面宋人——传世书信里的士大夫》

仇春霞 著

2023.3

本书围绕120余封宋代士大夫之间的往来私信,结合史料重新解读这些孤立的历史碎片,将书信中所涉的人、事、物及背后的故事巧妙地糅合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从战场、为官、治学、人情、生死五大方面剖析宋代文人的社会关系、政治倾向、内心情感和才华品级,最后还原出一幅在宋代历史大背景下宋人普遍具有的性格共性拼图。同时,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人情绪饱满的笔迹里,“破译”其波澜起伏的内心世界,以及蕴藏在每个文人身上独特的个性。

#福利来了#

转发本条推文并在评论区

说说为什么喜欢宋朝?

我们将选择一位读者送出《千面宋人》

标签: 新书首发签名本丨年度宋史新作 书信里的千面宋人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