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贸易动态  > 正文

每日报道:江局长:身处旋涡中,想体面而不得

日期:2023-06-18 21:03:37 来源:嘈坊

“指鼠为鸭”事件,迎来终极大反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7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就此事件,发布情况通报:

“经国内权威专家对图片和视频进行专业辨识,判定异物为老鼠类啮齿动物的头部!”

嚯,这声明一出,甚至还让网友们懵了一会儿。

等会儿,这半个月瓜太多,先让我们搜索一下事件背景。

6月1日,一高校学生称,在食堂打的饭菜中,吃出了老鼠头,并附上了视频和照片。

6月3日,事情闹大,学校发布声明,称那是个“鸭脖”。

6月4日,当事学生出来道歉,说确实是“鸭脖”,我弄错了。

6月5日,南昌市市监局发布声明,说送检了,确实是“鸭脖”。

好的,搜索完毕。

等一下。

搜索成功后,网友震惊:

还真是鸭脖......

哦不,还真是鼠头啊。

其实,这件事算是瓜界里程碑一样的事件。

因为它是唯一一个,网友们对“官方声明”一个字都不信的事件。

“过街鸭脖,人人喊打。”

“我第一次知道我是属鸭脖的。”

“一只鸭子吃了个老鼠头噎死了,然后......”

好吧,脑洞这么大的网友们,都编不出这么离谱的谎话。

于是,在南昌市市监局发布声明之后,网上的讨论,不仅没有平息,甚至还愈演愈烈了。

在网友们的深挖之下,这所食堂被扒了个底儿朝天。

根据整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在几年前,江西工职院,就曾因老鼠进了食堂后厨的事件,被联合执法过。

其次,这所大学的食堂餐饮公司,没有中标记录。

最后,学生爆料,鼠头鸭脖事件后,学生再次在食堂饭菜中吃出异物。

一条大青虫。

有许多匿名学生甚至爆料,学校食堂的卫生安全一直都很堪危。

吃出钢丝球,小虫子之类的再正常不过了。

一时之间,学校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网友辣评:

“这学校适合抓宝可梦。”

同一时间,还有许多网友拍到,饭点时,学校门口有大量学生在取外卖。

记者进入学校采访学生相关事件时。

所有学生都表示,不会再去涉事窗口买饭。

大部分学生则心有余悸的说,连一楼都不会去了。

......

同学,这倒是大可不必。

而就在大家为此事争论不休时,专家终于来了。

而且这还不是普通的专家,是一位敢于说真话的专家。

这位专家拿自己的专业发声:

“如果图片不是P的,那这个异物有80%的可能性,就是鼠头。”

这也拉开了学校和市监局一直都在努力缝补的遮羞布。

6月10日,由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正式成立。

不要怀疑,必须是这么大的阵仗。

没看见绝味鸭脖股价都开始往下跌了嘛。

然后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根据联合调查组发布的声明: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此事件中负主要责任。

食堂涉事公司,负直接责任。

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监管责任。

并且,市场监督部门已吊销了涉事公司的营业执照。

并且,对公司和法人给与顶格处罚。

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顶格处罚哈。

就是他犯的这个事。

在能给予惩罚的范围内,给与最大限度、最高规格的行政处罚。

可以说是相当重的处罚了。

果然,上头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必定是雷霆重击啊。

通报发出后,江西工职院也迅速将6月3号发布的声明,从学校的官网上,撤了下去。

各大评论区也是一片欢欣鼓舞。

有为鸭脖感动的:

“鸭脖,沉冤得雪[哭泣]”

有想继续追究责任人的:

“主要是那个工商局长呢?可是他信誓旦旦的说:经过鉴定,就是鸭脖。”

这里要插一句。

尽管市监局信誓旦旦说,已经化验了。

但是现在随着水落石出,“鼠头”的下落也被找到了。

在事情发生当天,就被食堂的工作人员给扔了。

所以......

骗人的人果然下场不好吧。

当然,不缺抖机灵的:

“我说薯片怎么越吃越上瘾原来是鸭片啊!”

还有网友问当事人的:

“承认了嘛,那最开始怎么还逼着人家大学生承认是鸭脖?”

对了。

怎么把当事人给忘了。

不过可以理解, 毕业证、记档案、穿小鞋,哪个还拿捏不住一个大学生

另外,细思极恐。

鼠头找到了,但身体去哪儿了呢?还有那些只鼠为鸭的人,最后到底会怎么处理呢?

标签: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