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 首页  >  贸易动态  > 正文

全球讯息: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鉴赏——大清康熙年制(二)

日期:2023-04-14 03:58:20 来源:杞棠鉴藏

清康熙 豇豆红釉菊瓣瓶 《大清康熙年製》款


【资料图】

来源

Collection of the J.T. Tai Foundation.

Sotheby"s Hong Kong, 21st May 1985, lot 21.

An East Asian private collection.

Sotheby"s Hong Kong, 8th October 2006, lot 1017.

戴润斋收藏

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编号21

东亚私人收藏

香港苏富比2006年10月8日,编号1017

出版

Julian Thompson, 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Hong Kong, 2009, pl. 61.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61

菊瓣瓶器形匀称大方,雅致悦目,罩施豇豆红釉,色若果熟嫣红。这种铜红釉,偶带绿斑,色泽虽雅,烧製甚艰,為文房八大码专属。豇豆红八大码,即太白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鏜锣洗、苹果尊,诚康熙朝组瓷经典,相信乃由十八至二十年间(1679-1681年)供职内廷的书画名家刘源设计,在臧应选督窰期间烧製(林业强,〈汉军三人及其单色釉瓷〉,《五色琼霞:竹月堂藏元明清一道釉瓷器》,香港,2005年,页19-31)。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存成组豇豆红八大码,见《东洋陶磁大观》,卷2,东京,1982年,彩图版28。

豇豆红釉属铜红之类,属性不稳,丽色难求。明初以降,铜红色釉便无工匠问津,直至康熙年间方见復烧,并有所成。為驾驭铜红呈色,相信艺匠先以透明釉作底,以竹管吹釉,最后再次罩釉烧成。豇豆红釉偶因铜料凝聚氧化成苹果青斑,点缀红之嫩粉,更添可爱。

相类作例可见於重要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如清宫旧藏一例,图见《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顏色釉》,香港,1999年,图版18。上海博物馆藏例,载於《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 》,香港,1998年,图版204。台北故宫藏瓶,曾展於《清代单色釉瓷器特展》,台北,1981年,图版2。鲍氏珍藏且有一例,图见约翰.艾尔斯,《The Baur Collection》,日内瓦,卷III,1972年,图版A302。

静观堂旧藏也有例可资对比,售於香港佳士得1996年11月3日,编号557。香港苏富比2005年10月23日也拍出一瓶,编号314。Mae Caldwell Manwaring Plant Hayward Rovensky 夫人故存一例,曾入美国沃兹沃思艺术学院艺术博物馆藏,2009年9月15日经纽约佳士得拍出,编号447。J. Insley Blair 藏瓶,则售於香港佳士得2012年11月28日,编号211。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还有一例,后於纽约佳士得售出,2016年9月15日,编号913。

同式康熙菊瓣瓶,另可见青釉作例,《世界陶磁全集》载三例,卷15,东京,1983年,图版32,分别藏於北京故宫博物院、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及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康熙年间新创器型当中,以菊瓣瓶最富影响力,启发雍正年间各式菊瓣型器,比较两雍正年製青釉例,足处饰花瓣,售於香港苏富比1988年11月15日,编号304。

清康熙 青花苏晋坐禪图盃 《大清康熙年製》款

来源

Sotheby"s Hong Kong, 21st May 1985, lot 110.

Collection of Henry and Beatrice Goldschmidt.

Sotheby"s Hong Kong, 13th November 1990, lot 1.

Collection of Mary Porter Walsh (1928-2012).

Sotheby"s New York, 28th November 1994, lot 334.

Sotheby"s Hong Kong, 12th June 1999, lot 442.

香港苏富比1985年5月21日,编号110

亨利.戈尔德施密特伉儷收藏

香港苏富比1990年11月13日,编号1

Mary Porter Walsh(1928-2012年)收藏

纽约苏富比1994年11月28日,编号334

香港苏富比1999年6月12日,编号442

出版

Julian Thompson, The Alan Chuang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 Hong Kong, 2009, pl. 30.

朱汤生,《中国瓷器:庄绍绥收藏》,香港,2009年,图版30

题识: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

苏晋(676-734年),唐代朝臣名士,亦是杜甫(712-770年)《饮中八仙歌》之一,此盃纹饰见苏晋诚心向佛,身畔却满置佳酿,如同歌中描述:「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禪。」

〈饮中八仙歌〉,千古流传,尤其盛行於康熙朝,如此安逸题材,或反映当时贤明之治,也常作為瓷器纹样题材,如本品与编号3806。歌中称唐代学士贺知章、李璡、李适之、崔宗之、苏晋、李白、张旭、焦遂,為「酒中八仙」,超离俗世禁錮,悠游仙界艺境。

存世类同作例甚稀,如一件青花盃,曾為 T. Bushell、赵从衍递藏,二度售於香港苏富比,1979年5月22日,编号162,及1987年5月19日,编号266,后於2009年12月1日售於香港佳士得,编号1895;Mary Porter Walsh 旧藏一件鬪彩饮中八仙图盃,曾四度售出,1983、1990、2010年,最近一次為香港苏富比2018年4月3日,编号3612。

图片来源于苏富比拍卖行等;文章内容参考自网络、书籍;若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标签:

推荐